微观这一年·房企石榴的2022:消化多年存量,上市受阻后遗症显现     DATE: 2023-10-03 02:49:23

原标题:全面注册制改革后主板部分行业上市不予受理  ,壳资源突出大蓝筹特色,全面“壳资源”炒作将告吹?

每经记者:杨建 每经编辑 :肖芮冬

2月1日,注册制改主板作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,革后告吹主板是部分不予所有板块中最后一个实行注册制改革的,这次改革的行业重中之重是上交所 、深交所主板 。上市受理色炒

记者注意到,突出虽然是大蓝注册制,但是筹特并非所有公司都可以申报上市,对于注册制后的壳资源主板 ,明显不符合板块定位的全面企业不予受理 。

对此,注册制改主板作有私募人士认为  ,革后告吹部分行业不予受理,部分不予突出大蓝筹特色  。同时科技企业将受追捧,炒小、炒差的模式很难生存。

部分行业不予受理 ,突出大蓝筹特色

主板注册制对于从事学科类培训、白酒 、类金融 、殡葬等政策明确禁止上市的公司不予受理 。改革后,主板要突出大盘蓝筹特色,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、经营业绩稳定 、规模较大 、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。主板改革后,主板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 ,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 ,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,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 。

从资本市场层面看,随着主板注册制的启动,资本市场将在未来进一步扩容 。上市公司的数量也会迅速增加,注册制后 ,企业上市融资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,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不再具有炒作价值 。

安微美通资产董事长陈红兵在微信中告诉记者,上市公司需要好的产品 ,同时需要资金加持,上市也是要有科技含量的。对于一些亏损企业,要后面退市企业能落实才是最关键的 ,持续亏损的企业必须做到严格执行下去,并且加大违法犯罪的成本。

值得注意的是 ,资本市场的扩容速度会进一步提升,预计管理层在后面大概率会出台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 ,A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大量上市公司沦为无人问津的仙股。对于一些传统行业,尤其是一些行业壁垒不高的行业 ,很容易受到市场冲击 。投资人将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,由于流动性的稀释,未来投资人将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。

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微信中告诉记者 ,让好的公司留在市场上 ,市场上的一些垃圾股直接退市 。另一个方面,股市始终和经济保持一致,因为经济在变化、在转型,新的符合转型要求的一些企业就可以通过IPO上市 ,原来被淘汰的一些行业 ,已经不适应经济新的形势的企业就要退市 ,这样股市始终是反映经济发展变化的。美国过去十年,科技带动了经济发展,美国的科技股成为大牛股 ,成为美股市值最大的公司 ,也就是说股市和经济面是正相关的  。A股市场推行注册制之后 ,我们可能会看到这个变化。

科技企业将受追捧,炒小、炒差的模式很难生存

注册制会带来很多改变 ,但这些改变对中国股市的投资人提出了新的挑战。随着上市门槛的降低,也使得投资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鉴别资产优劣的能力 。在市场改革完全趋向成熟后,财务数据优质的企业 、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、成长性高的高科技企业将会明显受到资金追捧。体现在资本市场上,将会出现明显的溢价,管理层之前提出的中国特色的估值逻辑也会得到市场反馈  。当前国内的市场 ,不少主力资金仍然热衷于炒小、炒新 、炒垃圾股以谋取收割散户的暴利 ,未来这种商业模式会很难生存  。

对此,盈峰资本在微信中告诉记者 ,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,对投资者的判断力 、风险承受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  ,投资难度也会进一步增大 ,投资者必须更加专业化 。建议普通投资者应主动学习投资知识,提高自身对资本市场的认知和信息甄别 、选股、择时等投资决策能力。另外  ,在注册制全面实施后 ,打新避险区将不复存在 ,未来破发率或将继续上行。未来新股投资需要更强的定价能力,尤其是询价新规公布后,进一步加强了新股定价市场化,建议打新投资者优先关注基本面较强、竞争壁垒较高的优质新股 。

黑崎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兴文在微信中告诉记者,推动注册制  ,鼓励更多中国智造属性的优质公司上市的核心目的 ,是为了推动资本市场前进,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 ,助力本土企业腾飞,提升其品牌公信力 。而白酒的特点具有低成本,高溢价,白热化竞争的溢价属性,金融的特点具有牌照化 、泡沫化 、高杠杆的杠杆属性 ,白酒与金融会滋长资本市场泡沫化 ,与以价值投资的内核驱动产生一定的背离 ,因此不被注册制鼓励 。

陈兴文在微信中告诉记者,注册制将鼓励以高效能,智能化与实体化的中国智造为内核驱动的朝阳板块为重点 ,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国产自主可控的风光储锂电 、信创 、高端制造 、平台经济为鼓励重心 ,吸引与推动更多小而美,高精尖的公司上市 ,为其获取更广阔的发展前景。未来的上市公司估值基准与锚定基础将以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、赛道成长力  、研发核心竞争力为三大驱动的产业内核力为估值基础 ,这是更符合价值投资与长期战略布局的选股因素 。

每日经济新闻